近日,扎根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 20 余年的佛山市特耐家紡實業有限公司(下稱 “特耐家紡”)向媒體遞交緊急報告,稱因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等部門的系列舉措,企業已瀕臨破產,希望媒體關注報道,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與當地營商環境。
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辦事處針對企業訴求作出回應,稱因環評以及排污等多多項問題不達標,多次要求企業方進行整改,并稱對方拒絕整改。
雙方各執一詞,事件引發社會關注。8月29日,記者前往涉事企業及相關部門了解情況。
企業:稱遭 “打壓” ,25 年老牌企業陷絕境
據公開資料介紹,特耐家紡成立于 2000 年,深耕印花裝飾布生產銷售、裝飾材料銷售及機械設備租賃領域 25 年,擁有 “特耐布藝”“美居樂家紡” 等四大知名品牌。憑借過硬的產品與技術,公司多次在中國廣州國際家紡布藝展覽會斬獲優秀新產品特等獎、工藝開發獎等榮譽,還獲評 “中國著名品牌”“廣東十佳布藝知名品牌”,是高明區紡織行業的明星企業。
據官方資料介紹,特耐家紡原經營地址位于高明區大成路駿鴻工業園區,廠房面積超 6 萬平方米,在職與臨聘員工合計超 600 人,年開票額超 2000 萬元,長期為當地經濟發展、稅收增長及就業穩定貢獻力量。
(特耐家紡工廠內)
事情轉折始于 2022 年 4 月。
特耐家紡稱,當時應政府號召,在未收到任何搬遷補償的情況下,從駿鴻工業園區遷至富灣工業區。
特耐家紡主要負責人林先生表示,此次搬遷耗資超 7000 萬元,企業通過銀行貸款、房屋抵押、民間融資等方式才湊齊資金,期間耗時 3 個多月完成設備安裝調試,職工工資始終按時發放。
“公司整個搬遷過程中,荷城街道辦事處領導多次到現場指導,還安排評估公司入場調查搬遷補償,明確支持我們遷至富灣工業區,但是未提及‘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等問題。” 企業相關負責人林先生表示,直至 2022 年底,公司才完成全部安頓工作。
這一次搬遷也為日后雙方爭執埋下伏筆。
2023 年 5 月,荷城街道辦事處再次動員特耐家紡搬至招商不足的秋盈工業園。
對于搬遷問題,林先生說,“前次搬遷已讓企業嚴重負債,且政府分文未補,我們實在無力再次搬遷,便拒絕了這一要求。”林先生還指出,秋盈工業園污染較為嚴重,如果公司搬遷過去仍舊不能正常開展生產工作,企業將基本無生存的可能性,這個搬遷行為對于企業而言是致命打擊。
令林先生沒想到的是,因為拒絕這次搬遷,一系列 “打壓” 接踵而至。
2023年06月16日,佛山市高明區生態環境(環境保護)局以 “未批先建”“未驗先投” 為,特耐家紡及法定代表人被處以合計 165 萬余元罰款。事后又因多項環評問題,公司公司被累計罰款 100 萬元。
林先生指出,為滿足環保要求,企業已貸款投入 3000 多萬元進行環保改造,安裝中水回用系統,廣東省環保廳在園區安裝的在線監測數據、第三方檢測機構(中藍檢測技術公司,采樣時有區環保局人員陪同)的監測報告均顯示,公司排放污水完全達標。
在此前提下,特耐家紡分別于2022 年 9 月、10 月及 2023 年 6 月,企業三次申請新增設備環評審批,均未通過。
2023 年 7 月 4 日,企業第四次申請雖被受理,佛山市環境局仍于 2023 年 8 月 25 日出具《不予批準的函》,導致企業新增設備自 2022 年搬遷后三年多始終無法獲得環評許可。
對于該函,林先生認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具備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基本條件和能力,并依法經認定后,方可從事相應活動,認定結果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公布。”
其公司委托的東利檢測(廣東)有限公司具有檢驗檢測資質,其出具的檢測報告,符合《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合法有效。對于街道辦回復函件中指出,其不具備“-20℃冷凍的貯存及運輸條件”并無任何證據證明。
此外,林先生指出,自高明區法院2025年6月24日對我司所在園區采取查封水電氣措施后,我司立即對污水站出水CODcr波動原因進行排查并進行整改。為核實整改情況,我司不可避免需使用水電氣,但我司并未在停產整治期間進行經營生產,此從我司在2025年6月24日之后的水電氣用量中完全可以體現。
荷城街道回復函件
“由于環評始終無法通過,導致企業新增設備自 2022 年搬遷后三年多以來始終無法正常生產,對于企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阻礙。”林先生說。
6 月 24 日,當地法院強制執行停止生產用水用電用氣。當天,當地政府、法院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對園區突擊采取停水、停電、停氣措施,切斷生活與生產保障系統,強制驅趕工人,禁止企業取出在產貨物。
經反復溝通,僅恢復園區生活用水,生產用水、電、氣至今未恢復。“在產貨物因長期浸泡在水槽全部損毀,僅停產停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千萬元。” 林先生無奈的說。
林先生表示,經過初步估算,因上述系列行為,企業經濟損失已超 1 億元,瀕臨破產邊緣。“600 多名員工生計無著,供應商、債權人、銀行的經濟追索與訴訟也接踵而至,若問題得不到解決,很可能引發重大社會維穩事件。”
針對環評等問題,林先生表示,針對街道辦以及相關環保部門指出的相關問題,公司從2025年6月24日開始對上述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上述整改措施已全部實施完畢,整改后污水處理效果比較理想,日常檢測及在線監測顯示各項指標都穩定達標。
同時,林先生還表示,可以在相關主管部門協調下由街道辦及我公司共同委托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對我公司排放的污水進行取樣檢測,以更好的處理此事。
實地探訪:工廠停產工人待崗,水電氣保障受阻
記者于 8月29 日前往特耐家紡富灣工業區廠區探訪,發現工廠已基本停止生產,廠區內未見工人身影。企業相關負責人林先生介紹,目前工廠有些車間正在整理設備準備搬遷,因遲遲無法獲得復工許可,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大部分工人已被安排待崗。
林先生坦言,目前企業基本停擺,大量應收款沒辦法收回。手里正在進行的一些訂單只能通過安排給其他的一些工廠進行生產,并向對方支付設備使用費,然后我們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人過去進行生產。
已經停產的工廠內部
對于停水,停電的行為。林先生也表示不能理解。在宿舍大樓的拐角處,林先生指著一根管道說,用水總閥處,粗大的管道被當地自來水公司換成細管,導致員工宿舍水壓異常,無法正常用水。
此外,在工廠內部,燃氣總閥井蓋的上方也被一臺標識為 “環境監察” 的公務車壓住,用一塊生銹的鐵板,鐵板下是工廠燃氣總閥的井蓋口,車子就停在鐵板上面,導致工廠的燃氣無法正常使用。
針對企業目前困境,“工人已待崗近 2 個月,大家都很恐慌。” 林先生擔憂地表示,夏季是家紡行業淡季,目前企業還能發放基本工資,但如果 9 月仍無法正常開工,工人大概率會察覺企業困境,屆時人員流失與就業問題將更難解決。
部門回應:企業未落實整改,不符合解除限制條件
針對特耐家紡《關于園區整改完畢、恢復通水通電的緊急報告》,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辦事處于 2025 年 8 月 26 日作出書面回復,明確表示特耐家訪未落實停產整治要求,不符合解除水電氣限制的條件。
回復中指出,自 2024 年 10 月 22 日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荷(環)罰字〔2024〕10 號)后,企業一直未落實停產整治措施。即便 2025 年 6 月 24 日法院強制執行停止生產用水用電用氣,企業自 6 月 25 日起仍不顧法院查封,強行打開水電氣非法生產。
29日下午,記者前往高明區荷城街道了解情況,黨政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已多次向特耐家紡發送了整改通知書,但對方拒絕整改。針對林先生反映的打壓企業的問題,該工作人員回復稱,一切行為都是依法辦事,合法合規,不存在打壓企業等違法違規行為。
此外,針對利用公務車壓住燃氣管道井蓋的問題,記者也致電當地環保部門,對方稱會安排人盡快開走該公務車。
截止至發稿,該公務車依舊停放在原地。
目前,特耐家紡與荷城街道辦事處就事件仍存在巨大分歧,企業生存危機尚未緩解。此事后續如何發展,是否能找到兼顧企業權益與監管要求的解決方案,都需要雙方進行協調妥善處理。
來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K8F6PSDK05569FE4.html